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战“疫”故事】人民法官在一线:把健康守进家门,把病毒卡在门外

2020/6/12 18:58:47 次浏览 分类:工作动态

灾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由于传染性强,不少人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宅在家里,即使上街,也是面戴口罩、来去匆匆。

可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始终坚守在大小社区的唯一出入口,量体温、查出入证、阻拦外来人员……资中县法院党员先锋队成员、志愿服务队队长、民二庭副庭长谭春英,就是其中一员。

坚守13小时,她说很轻松

 “您好,请出示下您的出入证,谢谢!”210日,这句话,被在南华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服务监测点当志愿者的谭春英说了上百遍。每当有居民想进出监测点时,她都会先查看出入证,再判断是否放行。

今年34岁的谭春英是资中县法院民二庭的一名员额法官,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她积极参与了资中县法院联合社区开展的24小时卡点值班工作,值班的地点在重龙镇南华街一桥桥洞附近。

没有门,就用竹竿做了个手动起落杆;没有办公场所,就找来三根塑料凳子、一张小桌子放路边,便于登记。“我们一共三个人,监测的时间是上午8:3021:30。”谭春英说。13个小时里,除了每次十几分钟的吃饭时间,他们都必须寸步不离地坚守在岗位上。

寒风中,冷了,就起身跺跺脚、站会儿,脚站疼了就又坐会儿。不少路过的居民见此,都觉得很辛苦,可她却乐此不疲,她说,跟冲锋在战“疫”一线的医生、警察、基层干部等比起来,她已经非常轻松了。

受到指责辱骂,她说不委屈

“我住这几十年了,想去哪就去哪,你们有啥子资格拦我?”“不好意思,特殊时期,请您理解下……”

在监测点,大部分居民非常配合,可仍有少数居民不理解,觉得志愿者们是故意找茬,因此常常忽视他们的解释与劝阻,轻则质疑、辱骂,重则不管不顾,直接掀杆出去。

谭春英说,寒风可以忍受,忙碌可以适应,最担心的还是不理解的居民。因此,面对不理解的居民,谭春英不仅不生气,还会一遍又一遍耐心解释,直到对方理解。

有人劝她,对待对自己都不负责的人,不用这么耐心,有什么后果由他们自己承担。可谭春英却不这样想。

“他们骂我,我其实并没有生气或委屈,这只能说还有人不理解,这就是我们坚守在这的意义。”谭春英说,“我多解释几句,他们就能多听几句,哪怕他们只听进了一句话,说不定就是听进去的那一句,让他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抽空兼顾孩子,她说没关系

由于家中还有个尚在哺乳期的小孩,谭春英只能利用志愿者们集中吃饭的时间回家给孩子喂奶。为了节约时间,她喂完奶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回监测点,随便吃两口凉透的盒饭便继续坚守,不多做半刻停留。

抓紧时间吃盒饭

谭春英说,虽然家里的情况稍微有点不方便,但并不影响她志愿服务,而且家人都非常理解和支持。她的老公是一名警察,因为疫情,从大年初二开始就一直坚守在一线,她希望她也可以帮助到更多群众。

 “我的工作不在一线,但在这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我还是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谭春英说。

 

或许,

他们以一张冰冷的出入证,瞒住了自己的温暖之心,不近人情地阻止了你们的自由之行;

以一根简陋的起落杆,掩住了自己的不忍之心,残酷冷漠地浇熄了你们的聚会之火;

以一个单薄的口罩,藏住了自己的热情之心,冷若冰霜地拒绝了你们的串门之旅。

但他们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挨饿受冻,只是尽全力让大家把病毒卡在家门之外,把健康带回家!

无论在战“疫”一线,还是在后勤岗位,有许多谭春英这样的人。

辛苦了,你们是搏击病毒的战士,是捍卫城市的勇士,你们的奉献让党徽更加闪耀!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